陽春三月,隴原大地春意盎然,甘肅秦腔藝術劇院內鑼鼓鏗鏘、唱腔嘹亮,緊鑼密鼓地復排《潘楊訟》《下河東》兩部經典秦腔劇目,為傳統(tǒng)戲曲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注入新活力。這兩部劇目作為秦腔藝術的瑰寶,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和獨特的藝術魅力。
《潘楊訟》以北宋時期楊家將與潘洪的忠奸之爭為主線,通過跌宕起伏的劇情,刻畫了楊家將忠貞報國的英雄形象,其唱腔高亢悲壯,尤其在“公堂對質”“調寇”等經典段落中,演員以“吼秦腔”的獨特技法展現人物內心激蕩的情緒,是秦腔劇目中具有深刻思想性和藝術感染力的代表作品?!断潞訓|》聚焦趙匡胤親征河東的故事,將帝王的雄圖霸業(yè)、戰(zhàn)爭的殘酷艱辛以及人性的復雜多面交織呈現。通過“困河東”“斬呼延”等情節(jié),將家國情懷與個人命運在秦腔的板胡弦音中跌宕起伏。兩部劇目歷經百年傳承,早已超越單純的歷史故事演繹,成為西北民眾集體記憶的載體。其蘊含的忠孝節(jié)義精神,與甘肅地域文化中堅韌、豪邁的氣質高度契合。此次復排不僅是藝術形式的再現,更是一次對文化基因的深度梳理。
此次復排特邀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一級演員張江中老師擔任執(zhí)行導演,兩劇的復排工作更加注重對劇本的深層剖析和對角色心理的深入描繪。張江中老師對每個角色的個性特征進行了詳盡的剖析,幫助演員們精準捕捉角色的精神實質,使得舞臺上的角色形象更加豐滿和生動。
3 月 4 日,甘肅省非遺保護中心劉衛(wèi)華與文旅集團的工作人員一行親臨排練現場,對《潘楊訟》和《下河東》兩部劇目的復排過程進行了現場觀摩與指導,對演員們的努力給予充分肯定,同時針對劇情的節(jié)奏掌控和舞臺視覺效果等方面,提出了中肯且富有建設性的意見。
對于甘肅秦腔藝術劇院而言,復排經典是使命擔當,更是時代召喚。一方面,這是向傳統(tǒng)致敬,讓老一輩藝術家鑄就的藝術豐碑在新一代手中延續(xù)香火,不讓經典劇目被歲月塵封;另一方面,這是著眼當下文化市場需求,用精湛技藝、精彩演繹吸引年輕觀眾,讓秦腔藝術在新時代破圈傳播。從挑選劇目、邀請名家指導,到精心排練、接受專業(yè)審視,每一步都凝聚著劇院對秦腔藝術傳承發(fā)展的赤誠之心。
當《潘楊訟》《下河東》的復排大幕開啟,甘肅秦腔正踏上新征途。未來,舞臺之上,這兩部經典將以嶄新面貌亮相,用熟悉的旋律、精湛的表演,喚醒老戲迷心底的情懷,也為新觀眾打開一扇了解秦腔、領略西北戲曲魅力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