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送戲入千戶
秦韻聲聲潤民心
三月春深,鑼鼓鏗鏘。3月23日,甘谷縣楊家磨村的戲臺前人頭攢動,甘肅秦腔藝術劇院戲曲下鄉(xiāng),文化惠民演出在此鳴鑼開唱。四天八場大戲,從《出五關》的刀光劍影,到《趙氏孤兒》的忠義悲歌;從《鍘美案》的浩然正氣到青春版《鎖麟囊》的婉轉新聲,更有一級演員、梅花獎得主蘇鳳麗攜經(jīng)典劇目《火焰駒》壓軸亮相。經(jīng)典與新創(chuàng)交融,唱腔與鼓板共振,為隴原大地鋪開一幅流動的戲曲長卷。
臺前幕后的溫度,是惠民初心的刻度。舞臺之上,演員們?nèi)橥度?,用激昂的唱腔、細膩的表演,塑造出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生動地展現(xiàn)了秦腔藝術的獨特魅力,引得臺下觀眾掌聲不斷、喝彩連連。舞臺之下,演職人員們默默付出,不辭辛勞。從白天到夜晚,他們忙碌在演出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精心布置舞臺、調試設備、準備道具,只為給觀眾呈現(xiàn)出最完美的演出效果。每一折戲都浸透汗水,每一段唱皆飽含赤誠。
戲韻未歇,征程再啟。楊家磨演出結束后,劇院將攜經(jīng)典劇目奔赴秦安縣、麥積山、三陽川、宕昌縣等地,展開為期30天的惠民巡演。從渭水河畔到隴南山區(qū),讓秦腔藝術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繼續(xù)綻放光彩,讓傳統(tǒng)文化的種子在鄉(xiāng)村深處生根發(fā)芽、茁壯成長。
春深三月,秦腔星火照亮了隴原大地。甘肅秦腔藝術劇院的惠民巡演,不僅是一場場戲曲盛宴,更是一次次文化的傳播與傳承。在未來,他們將繼續(xù)前行,帶著對秦腔藝術的熱愛和對人民的深情,將這份文化瑰寶傳承下去,讓秦腔之花在隴原大地上永遠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