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西行》復排蓄勢待發(fā)!
世界首部大型民族器樂劇《玄奘西行》在第五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和第十屆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游節(jié)(“一節(jié)一會”)上驚艷上演,該劇由中央民族樂團于2017年組織創(chuàng)排完成,由姜瑩擔任作曲、編劇、總導演,著名導演馮小寧擔任藝術顧問,著名學者錢文忠擔任佛學顧問,并匯集了舞美設計張繼文、燈光設計邢辛、服裝設計阿寬和左環(huán)羽等一流主創(chuàng)。該劇以“戲劇”與“樂器”作為玄奘西行之路上精神文化高度凝練的象征與代表,彰顯了絲綢之路沿線各民族音樂在歷史的陶冶、沉淀、融合中兼收并蓄的多元文化特質。
“一節(jié)一會”演出后,在甘肅省文旅廳牽頭組織和中央民族樂團的鼎力支持下,中央民族樂團將該劇價值360萬元的樂譜、舞美、道具和服裝悉數(shù)捐贈給甘肅演藝集團歌舞劇院。按照甘肅省文旅廳黨組書記、廳長陳衛(wèi)中同志關于加緊與中央民族樂團對接,盡快進行復排提升,把該劇打造成弘揚絲路精神、推動絲路文化交流融合的經(jīng)典劇目和常態(tài)化文化旅游演藝項目的指示精神,甘肅省文旅廳會同甘肅省歌舞劇院抓緊與中央民族樂團和民族器樂劇《玄奘西行》主創(chuàng)人員進行對接。為將該劇打造成我省又一張靚麗的文化名片,10月16日至17日,甘肅演藝集團歌舞劇院與該劇總導演姜瑩圍繞“融入甘肅本土音樂特色,更加契合‘一帶一路’沿線民族地區(qū)特色”等內容進行座談研討,并就結合我院文藝創(chuàng)作和演出特點優(yōu)勢、民族交響樂團人員編制情況等情況進行修排展開深度交流,最終計劃對該劇進行全新創(chuàng)排,對演出人員進行適當精簡、對部分樂器進行修繕及更換、對部分演出細節(jié)及內容進行重新編排,使其在保持原有藝術水準的同時更具甘肅特色、敦煌特色及絲路特色,將其打造成為弘揚絲路精神、推動絲路文化交流融合的又一精品力作。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破了原有的復排計劃和安排,但為了保證《玄奘西行》復排提升工作順利開展,甘肅省文旅廳擠出專項經(jīng)費支持《玄奘西行》移植復排工作。在甘肅演藝集團黨委的正確領導下,甘肅演藝集團歌舞劇院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主創(chuàng)團隊建立起線上合作平臺,并投入到復排工作中,由院領導牽頭采取線上辦公的方式與總導演姜瑩溝通修改樂譜及臺詞事宜。修改完成后第一時間將分譜發(fā)送至演奏員手中,現(xiàn)民族交響樂團全體參演人員正“停工不停功”,自行對演奏部分進行練習。為了不給團隊拖后腿,每位演奏員都嚴陣以待,每日保證一定時間的練習分譜、臺詞;各聲部建立《玄奘西行》復排工作微信交流群,每人每日上傳練習視頻,聲部長負責對演奏員練習情況進行監(jiān)督和指導;針對演奏疑難問題更是開啟了“云”上知識講授課堂,民族交響樂團全體人員以學生姿態(tài)投入到本次排練中,為下一步復工后的集中排練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在甘肅演藝集團黨委的帶領下,甘肅演藝集團歌舞劇院秉持守正創(chuàng)新的藝術精神向人民群眾奉獻了眾多廣受好評的藝術作品,本次《玄奘西行》的復排也受到了各方的大力支持和期待,劇院將拿出敢于攀登文藝高峰的勇氣和毅力,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腳踏實地勤于排練,發(fā)揮所長展藝術風采,為《玄奘西行》賦予獨具特色的、令人神往的甘肅風情。